从1977年留校工作以来,俸晓东同志已经在教学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4年。多年来,他酷爱体育教育事业,潜心钻研业务,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运动训练学专家。他爱岗敬业,工作扎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曾先后4次荣获武汉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奉献精神,在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学生眼里,他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在同行眼里,他是人人交口称赞的“老黄牛”。
一、钻研教学,强化专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从教34年来,俸晓东同志始终保持着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治学严谨的执着态度,始终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根本宗旨。工作以来先后担任《田径》、《网球》、《身体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法》、《运动选材学》和《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教学。
为了教好书,他坚持学习,努力钻研,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学位班结业;1997年赴西班牙进修,并顺利获得国际赛联主办的高级教练员研究班结业证书;1999-2002年通过进一步学习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这些经历强烈体现出俸晓东同志在专业追求上的不断进取。
为了讲好课,他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即使在担任运动训练学院副院长期间,也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为学生上课,教好书。在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参考多种教材和资料,设计教案、撰写讲义、制作幻灯、准备教具等等,经过反复构思与设计,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知识的科学性、讲解的易懂性、内容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专业、项目、兴趣等方面各种区别,认真思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尽可能根据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课后,对于学生每一份的作业的批改,每一次疑问的解答都做到耐心仔细。业余时间,他多数时间就是看书、读报、网络学习,积极学习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院、校教学督导专家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二、忠于职守,真抓实干,专业建设和管理育人成绩显著
多年以来俸晓东同志担任了多个不同职务,历任田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体育理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主任、运动训练学院教学副院长等,现为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弘扬敬业精神,内练素质,外树形象,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并努力实现管理育人的思想理念。
在担任运动训练学院教学副院长期间,俸晓东同志主要负责学院的教学、训练及科研事务。可以说工作繁琐,任务艰巨,但是他都较为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管理工作上他尽职尽责,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经常亲自到课堂、训练场检查教学、训练质量,与教师、教练及学生主动沟通,了解情况;面对当时全国专业竞争和院校竞争,积极思考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专业课程结构创新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以自身清廉高尚的人格,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教师、学生在接受管理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此期间,运动训练学院教学、训练及科研等工作成绩显著;运动训练学专业也获批为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运动训练学院学生多人次获得国内、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学院教师获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在担任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期间,工作一丝不苟,卓有成效,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他积极探讨教研室建设及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健全教研室各类软、硬件设施等;强化教研室各项常规管理,按学校要求坚持定期召开教研室工作、学习会议,及时组织室教师学习国家、中央及地方、学校的重要文件精神,并坚决贯彻执行;积极组织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评评活动,加强同事间的了解和凝聚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及教育,特别是严把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关,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等等。在其带领下,运动训练学教研室成绩显著:《运动训练学》成功获批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目前该课程也正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教研室教师获两项国家级课题、十余项省部级课题,两项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两项湖北省社科成果奖等;联合生理学、心理学等专家组建了《运动训练过程监控技术与方法实验室》,目前正在申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运动训练学教研室由于科研业绩突出,获2010年度武汉体育学院“科研突出贡献奖”。
三、潜心科研,以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科学,一心向学
科研工作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科研成果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带动作用也是巨大的,能有利地促进学生崇尚科学,追求学习进步,进而追求学术的进步。
俸晓东同志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研究与教学研究,并取得优异成绩。在专业研究方面,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完成省、部级和院管课题6项;先后在体育类核心刊物和公开出版的体育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水平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9年其作为第二完成人研究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之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在教学研究方面,与人合作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写国家级重点教材一部、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6部;教学研究成果《体育技术课评估量表优化的实验性研究》和《田径项目叠加式类比排序技评方法的实验研究》分别获全国体育学院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由于科研能力较强,多次受聘为国家射击队科研教练、体能教练,为奥运会、亚运会夺取金牌、银牌作出了贡献。
四、坚持党的宗旨,牢记服务与奉献,淡泊名利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俸晓东同志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时刻不忘党员教师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为了做到这一点,不论在管理岗位上还是教师岗位上,他都始终秉承一颗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校的心,乐于助人,为人着想,辛勤付出。并且,处处尽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担重任、勇于挑战,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影响身边的同志和学生。他先后4次被评为武汉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就是这一表现的最好证明。2008年中层领导干部换届选举时,学校为了长远发展,为教学管理岗位补充年轻干部,提出“在管理岗位年满50周岁的‘双肩挑’副处级干部原则上回教学岗位”,当时在执行这一规定时,长期在“双肩挑”岗位工作的副处级干部有不同的想法。但俸晓东同志服从组织,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回教研室,表现出淡薄名利的崇高境界。
工作上的勤勤恳恳,换来好的工作成绩,换来好的教学效果,换来专家领导的肯定,换来学生的爱戴。但在成绩与表扬面前,俸晓东同志每次都表现的极为谦虚和清醒,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成绩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一小部分”。俸晓东同志用他那朴实勤奋的工作作风,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努力践行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